一、無功補償的概念
電網中的大部分電力負荷,如電機和變壓器,都是感性負荷,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向這些設備提供相應的無功功率。并聯電容器等無功補償設備安裝在電網中后,可提供感性負荷消耗的無功功率,減少電網電源向感性負荷提供的無功功率,減少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,減少無功功率輸送造成的電力損失,即無功補償。
二、無功補償合理配置原則
從電網無功功耗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,各級網絡和輸配電設備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,尤其是低壓配電網。為了限度地減少無功功率的傳輸損耗,提高輸配電設備的效率,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應遵循“分級補償,就地平衡”原則,合理布局。
1)整體平衡與局部平衡相結合,以局部為主。
2)電力部門補償與用戶補償相結合。
3)分散補償與集中補償相結合,以分散為主。
4)降損與調壓相結合,以降損為主。
2.功率容量與功率因數之間的曲線
三、無功補償容量的確定
220kV以及以下電網容性無功補償設備總容量QC,可按下式計算
QC=1.15QDM-QF-QR-QLC
QDM=kPDM
式中QDM——自然無功負荷;
QF——本網發電機的無功功率;
QR——上級網和鄰網輸入的無功功率;
QLC——110kV以上架空線和電纜的充電功率;
PDM——電網有功發電負荷;
K——的自然無功負荷系數,kvar/Kw。
K該值與電網結構、變壓級數、負荷組成、負荷水平、負荷電壓特性等因素有關。運行的電網可以通過實際測量來確定,計劃中的電網可以參照下表中的值來估算。當本網絡中發電機的功率比較大時,k應選擇較高值;或鄰網輸入有功功率比例較大時,k值取較低值。
3.考慮中低電壓等級電網無功補償容量原則1
1)變電站10kV母線,一般按主變容量的15%~20%進行補償。
2)普通負荷公用變壓器0.4kV低壓補償,可按配變容量的20%~30%進行補償。
3)企業專用變壓器0.4kV低壓補償,可按配變容量的30%~60%進行補償。
4)當三相電壓不平衡(單相負荷較多)時,應考慮一定容量的分相補償。
5)補償點有諧波時,還應考慮串聯一定比例的電抗器,形成調諧支路,濾除線路上的高次諧波。
6)采用固定補償方式時,應選擇較小的補償總容量,避免線路輕載時出現過補,導致無功倒送。
7)采用自動補償方式時,應選擇較大的補償總容量,避免高峰負荷時出現欠補,造成力率過低。
8)當電容器額定電壓與系統標稱電壓不相等時,補償容量≠需要修改安裝容量和裝機容量。
四、電容器無功補償原理
電力系統中網絡元件的阻抗主要是感性的,需要容性無功來補償感性無功
將電容并入RL電路后,電路如圖所示(a)電路電流方程如下:
由圖(b)從并聯電容后U和UI相位差較小,即供電電路功率因數增加。此時,供電電流的相位滯后于電壓,這種情況稱為欠補償。
如果電容C的容量過大,使供電電流的相位超過電壓,則稱為過補償。其向量圖,如其向量圖,如(c)所示。通常不希望有補償,因為這樣會:
(1)變壓器二次側電壓升高
(2)在電力線路上傳輸容性無功功率也會增加電能損耗
(3)如果電源線電壓升高,也會增加電容器本身的功耗,增加溫升,影響電容器的使用壽命。
電容器的補償容量與所采用的補償方式、未補償、電容器的連接方式有關。
4.電容器容量計算器容量計算
QC=Pav(tgφ1-tgφ2)或QC=Pav×qc式中:Pav—負荷的日平均功率。
φ1-補償前的功率因數角,可取負時的值φ2-補償后的功率因數角,一般取0.90~0.95
qc—電容器補償率,qc=tgφ1-tgφ2,查表可知
(1)電容器組為星形接法時
式中:UL—電網線電壓裝設地點VIC—電容器組的線電流ACφ—圖片顯示了電容器組每相的電容量
又則圖片
4.電容器容量計算22
式中:ICN—電機的額定電流A
COSφN—自然功率因數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電容器的實際運行電壓與電容器的額定電壓不一致,則電容器的實際補償容量QC1為圖片
式中:UW—電容器的實際運行電壓
UNC—電容器的額定電壓
QNC—電容器的額定容量
5、并聯電容器過度補償的危害及預防
5.補償的危害
(1)提高網絡電壓。提高網絡電壓主要發生在變壓器上。根據變壓器等值電路圖進行分析。
變壓器等值電路如圖1所示。r1,r2,x1,x2分別邊、副邊繞組的電阻和電抗,U1、原邊電壓,U二是轉換到原邊的副邊電壓,c′代表容性負荷r=r1+r2,x=x1+x2、圖1可簡化為圖2。
因為負荷是容性的,所以I1超前于U′2、設置超前相角Φ。在變壓器中,電阻遠大于電阻,即x>>r,如圖3所示,我們可以制作電路的向量圖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U′2>U1,若U1=Ue(額定電壓),則V2>Ve。
電壓升高不僅威脅線路和設備的安全,也威脅電容器本身的安全。中國電容器產品標準規定,電容器的運行電壓如表1所示。從表1可以看出,電壓超過1.1Ue,電容器必須退出運行,否則會因過電流而加熱,縮短其使用壽命,甚至立即燒毀。
(2)增加有功損耗。
補償從三個方面增加了有功損失:
①無功倒送損耗:
無功功率向電源方向反轉,導致電壓損失和電能損失與自然傳輸相同。無功反轉越多,電壓損失和電能損失就越大。
②多余的電容器ΔC有功損耗:
電容器的有功損耗主要是介質損耗,占電容器有功損耗的98%以上。介質損耗可按以下計算:
ΔP=2πfcu2tgδ
式中δ——電容器介質損失角
f——電源頻率Hz
C——電容器電容量μF
V——電容器端電壓kV
多余電容器的有功損耗為:
Δ=2πf(ΔC)V2tgδ
式中ΔC——多余電容器的電容量
③電容器因電壓升高而增加的有功損耗:
這種損耗與電壓升高的平方成正比。設置電壓升高。ΔU,增加的損失為:
ΔP=2πfC(ΔU)2tgδ
(3)降低功率因數,增加電費負擔。
為防止無功電能表倒轉,供電部門不再使用Dx普遍采用2型無功電能表DXT—M雙向無功脈沖電能表。無功功率的正向或反向流動,無功電能表是正向的,即記錄為無功消耗。根據以下公式:
cosφ=
式中AP——有功電能kW·h
AQ——無功電能kvar
從上面可以看出,AQ上升,cosφ下降。根據《功率因素調整電費辦法》,當功率因素低于規定標準時,應提高電價,以便支付更多的電費。
5.2預防過補償措施